首页 > 绿色校园 > 国学 > 国学经典故事(范例18篇)

国学经典故事(范例18篇)

   来源:学问馆    阅读: 2.89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典故吧,适当运用典故可以增大诗词表现力,在有限的词语中展现更为丰富的内涵,可以增加韵味和情趣,也可以使诗词委婉含蓄,避免平直。你还记得哪些典故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国学经典故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国学经典故事(范例18篇)

国学经典故事1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xiàn)

三国时期,魏国有一个人叫董遇,自幼生活贫苦,整天为了生活而奔波。

但是,他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就坐下来读书学习,所以知识很渊博。他的哥哥讥笑他,他却不在乎。

天长地久,他写出了两本书,引起了轰动,别人问他读书有什么窍门。

他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xiàn)。”

人们很佩服他,他的名声也越来越大。

附近的人纷纷前来求教,并问他是如何学习的。

董遇告诉他们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学习要利用三余,也就是三种的空余时间:冬天是一年之余,晚上是一天之余,雨天是平日之余。

人们听了,恍然大悟。原来就是要通过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读书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水平。

现在有些人总找借口说:“我白天那么忙,工作压力那么大,生活节奏那么紧,哪有时间学习?”其实,只要你自己肯学,时间是可以挤出来的。

国学经典故事2

从前,孔子跟从师襄子学琴。师襄子教了一首曲子后,孔子每日弹奏,丝毫没有厌倦。过了十天,师襄子说:“这首曲子你弹得很不错,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虽学会了曲谱,可还没有掌握一些高难度的.技巧。”

又过了许多天,师襄子说:“你已掌握了弹奏技巧,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有品味出这首曲子的神韵。”

又过了许多天,师襄子说:“你已领会了这首曲子的神韵,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体会出作曲者是怎样一个人,尚未深入他的内心世界。”

又过了很多天,孔子庄重地向远处眺望,说:“我现在知道作曲者是什么人了。这人长得黑,身材魁梧,胸怀大志,要统一四方,一定是周文王。”师襄子听后,立即离席行礼,说:“这首曲子就叫做《文王操》啊!”

国学经典故事3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东汉时期有一个人叫陈蕃,他学识渊博,胸怀大志,少年时代发奋读书,以天下为己任。一天,他父亲的一位老朋友薛勤来看他,见他独居的院内杂草

丛生、某物满地,就对他说:“你怎么不打扫一下屋子,以招待宾客呢?”陈蕃回答:“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屋乎!”薛勤当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听了无言以对,觉得很有道理。从此,他开始注意从身边小事做起,最终成为一代名臣。

大事都须从小事做起。《弟子规》中说:“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意思是说:书房要整理清洁,墙壁要保持干净,读书时,书桌上笔墨纸砚等文具要放置整齐,不得凌乱,触目所及皆是井井有条,才能静下心来读书。

国学经典故事4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国学经典故事《三字经》和《百家姓》。

2.了解中华文化的基础知识,提高幼儿的国学意识和爱国情感。

3.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过程

1.引入环节

先和孩子们聊一聊“国学是什么?”、“你们学过什么国学?”等问题,引导幼儿进入主题。

2.学习环节

(1)《三字经》

1.先向幼儿简单介绍《三字经》的由来和作用,告诉孩子们这是一本教人做人的好书。

2.教孩子们快乐诵读《三字经》,注意抑扬顿挫,动情地朗诵出每个字。

3.通过多彩的故事情节,来帮助孩子们理解贤达卓识、忠诚孝顺、正直诚恳、识人不惑、学富五车、追求进步等内容。

4.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如配上动画视频展示、互动问答等,让孩子们对《三字经》的内容深入领会和理解。

(2)《百家姓》

1.向孩子们介绍百家姓的来由,帮助孩子们认识各种姓氏。

2.用口诀教会孩子们黄、陈、李、张、王、赵、钱、孙、周、吴等常见姓氏,并让孩子们重复默诵。

3.借助各种游戏形式,来帮助孩子们记牢各类姓氏及写法,如拼音连连看、姓氏接龙等。

4.通过分组互相模拟扮演,让孩子们领悟《百家姓》中所传达的历史感和家族之情。

3.实践环节

为了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体验中华文化的内涵和魅力,简单的.实践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

(1)绘制国学名句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国学常识,可以给孩子们一张白色大纸让孩子们用五彩缤纷的颜色大力抒写国学名句。

(2)制作折纸

国学文化是有严谨和典雅之美的,让孩子们从小学会折纸练习,感受国学文化的细腻和美好。

4.总结环节

在教学结束后进行总结,让孩子们通过教学的方式全面了解中国的文学经典,激发孩子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探究兴趣,同时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阅读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评价

教学变化不断,评价也是不可缺少的,对教育质量进行评估,以及教学经验的反馈总结,这样才能制定更好的教学计划,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到国学文化的魅力。

四、教学流程表

时间 | 所需材料 | 教学内容

9:00-9:10 | 教材、教具 | 介绍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9:10-9:30 | 教材、教具 | 学习《三字经》

9:30-9:50 | 教材、教具 | 学习《百家姓》

9:50-10:00 | 折纸纸张、其他工具 | 实践环节——制作折纸

10:00-10:10 | 国学名句纸张、笔 | 实践环节——绘制国学名句

10:10-10:20 | 教材、教具 | 教学总结

五、教学方法及评估

1.教学方法

多样化教学方法:口诀、朗读、说唱;

多媒体教学方式:配上多媒体数据或音响设施等;

游戏化教学模式:设置姓氏接龙、姓氏连连看,玩动手制造,折纸等游戏项目;

实践操作模式:用折纸和国学名句练习环节来深入剖析和展现国学文化的精髓。

2.评估

口头测验:通过教学过程中的问答反复确认是否达到教育目标;

书面测验:通过测试孩子们对《三字经》和《百家姓》的理解和记忆程度;

其他综合性评价:对孩子们是否充分参与、学习成效、协作能力、语言表述等方面进行全面反馈和评估。

国学经典故事5

王献之学书

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为了继承家学,向父亲王羲之学习书法。学了一段时间后,他觉得差不多了,就写了一篇字,拿去给父亲看。王羲之看后,什么话也没说,在他所写字中的一个“大”字下面点了一个点。王献之看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就拿去让自己的母亲看。王献之的母亲也是书法家,看了王献之所写的字后,指着王羲之在上面的那一点,对他说:“这一点写得不错。”王献之听了,才知道自己和父亲的.书法还相差很远,从此一心练字,后来也成了书法名家。

《弟子规》中说:“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意思是说:遇到困难或挫折的时候,不要自暴自弃,也不必愤世嫉俗,应该发愤向上努力学习,圣贤境界虽高,循序渐进,也是可以达到的。

国学经典故事6

狄仁杰是武则天当政时的名宰相。他在当豫州刺史时,办事公正,执法严明,受到当地人民的称赞。于是,武则天把他调回京城,任为宰相。

有一天,武则天对狄仁杰说:“听说你在豫州的时候,名声很好,政绩突出,但也有人揭你的短,你想知道是谁吗?”狄仁杰说:“人家说我的不好,如果确是我的过错,我愿意改正。如果陛下已经弄清楚不是我的过错,这是我的幸运。至于是谁在背后说我的不是,我不想知道,这样大家可以相处得更好些。”

武则天听了,觉得狄仁杰气量大,胸襟宽,很有政治家风度,更加赏识他,敬重他,尊称他为“国老”,还赠给他紫袍色带,并亲自在袍上绣了12个金字,以表彰他的功绩。后来,狄仁杰因病去世,武则天流着泪说:“上天过早地夺去了我的国老,使我朝堂里没有像他那样的人才了。”智慧小语:气量与胸襟都是人格贤善的基石。学会公正地看待流言,往往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5.经典国学故事简短五篇

《庄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孔子带着弟子到楚国去,路上经过一个树林,在树林中有个驼背老人在用竹竿粘知了。他粘知了非常轻松,就像在地上捡知了一样。孔子问:您的动作真是巧啊!有什么门道吗人说:我确实有自己的办法,我经过五、六个月的练习,在竿头累叠起两个丸子而不会坠落,这样失手的情经很少了;叠起三个丸子而不坠落,这样失手的.情况十次也不会超过一次;叠起五个丸子而不坠落,就会像上拾取知了一样容易。我立定身子,犹如立着的断木桩,举竿的手臂就像枯木的树枝。虽然天大地大,万物繁多,但我一心专注于知了的翅膀,从不思前想后、左顾右盼,绝不因纷繁的万物而改变对蝉翼的注意,这什么不能成功呢!最后孔子转过身来对弟子说:“专心致志,本领就可以练到出神入化的地步。这就是驼背老说的道理。”

国学经典故事7

管宁割席

《世说新语》中有这么一则故事:管宁和华歆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同桌吃饭、同榻读书、同床睡觉,成天形影不离。

有一次,他们在田里锄草。管宁挖到了一锭金子,但他对此没有理会,继续锄他的草。华歆得知后,丢下锄头奔了过来,拾起金子摸来摸去,爱不释手。管宁见状,一边干活,一边责备他:“钱财应该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可以贪图不劳而获的财物。”华歆听了,不情愿地丢下金子回去干活,但不住地唉声叹气。管宁见他这个样子,不再说什么,只是暗暗

地摇头。

又一次,他们两人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这时一个大官在窗外经过,敲锣打鼓,前呼后拥,威风凛凛。管宁对外面的喧闹充耳不闻,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华歆却被这种排场吸引住了,他嫌在屋里看不清楚,干脆连书也不读了,急急忙忙跑到街上去看热闹。

管宁目睹了华歆的所作所为,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失望。等到华歆回来后,就当着他的面,把席子割成两半,痛心地宣布:“我们的'志向和情趣太不一样了。从今以后,我们就像这割开的草席一样,再也不是朋友!”这即是历的“管宁割席”。

《弟子规》中说:“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如果不肯亲近有道德的仁者,无形中会给自己带来无限的危害。一旦让小人有机可乘,你所做的一切会一败涂地,甚至有可能堕入罪恶的深渊。

国学经典故事8

鸡鸣狗盗

有一次,孟尝君率领众宾客出使秦国。秦昭王将他留下,想让他当相国。孟尝君不敢得罪秦昭王,只好留下来。不久,大臣们劝秦王说:“留下孟尝君对秦国是不利的,他出身王族,在齐国有封地,有家人,怎么会真心为秦国办事呢?”秦昭王觉得有理,便改变了主意,把孟尝君和他的手下人软禁起来,只等找个借口杀掉。

昭王有个最受宠爱的妃子。孟尝君派人去求她救助。妃子答应了,条件是拿齐国那一件天下无双的狐白裘(qiú)(用白色狐腋的皮毛做成的皮衣)做报酬。这可叫孟尝君作难了,因为刚到秦国,他便把这件狐白裘献给了秦昭王。就在这时候,有一个门客说:“我能把狐白裘找来!”原来这个门客最善于钻狗洞偷东西。他了解到,那件狐白裘放在宫中的精品贮藏室里,便借着月光,钻进贮藏室把狐白裘偷了出来。妃子见到狐白裘高兴极了,想方设法说服秦昭王放弃了杀孟尝君的念头。

孟尝君立即率领手下人连夜偷偷骑马向东快奔。到了函谷关(在现在河南省灵宝县,当时是秦国的东大门)正是半夜。按秦国法规,函谷关每天鸡叫才开门,半夜时候,鸡怎么能叫呢?大家正犯愁时,只听见几声“喔,喔,喔”的雄鸡啼鸣,接着,城关外的雄鸡都打鸣了。原来,孟尝君的另一个门客会学鸡叫,而鸡是只要听到第一声啼叫就立刻会跟着叫起来的'。怎么还没睡踏实鸡就叫了呢?守关的士兵虽然觉得奇怪,但也只得起来打开关门,放他们出去。

天亮了,秦昭王得知孟尝君已经逃走,立刻派出人马追赶。追到函谷关,人家已经出关多时了。孟尝君靠着鸡鸣狗盗之士逃回了齐国。

成语“鸡鸣狗盗”,比喻卑下的技能或具有这种技能的人。

国学经典故事9

三人行必有我师

大教育家孔子是个善于学习的人,他勤思好学,不耻下问。

有一次,孔子和学生们正在赶路,忽然一个小孩子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原来,这个小孩子正在路上用砖瓦石块垒一座“城池”呢。

孔子叫那个小孩让路,而小孩却说:“这世上只有车绕城而过的,还没有把城池拆了给车让路的。”

孔子想:确实不能把这孩子摆的城池当成玩具。我这样想,可孩子不这样想啊。我倡导礼仪,没想到让孩子给问住了。

孔子十分感慨地对他的学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孩子虽小,却懂礼仪,可以做我的老师了。”

智慧小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孔子的名言,出自《论语》。要求人要谦虚好学,努力学习别人的优点,完善自己,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弟子规》中说:“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意思是说:每一个人都应当重视自己的品德、学问和才能技艺的培养,如果感觉到有不如人的'地方应当自我惕励奋发图强。若能诚心诚意地依止一切高尚人士,于知识渊博的学者前常常询问请教,交结忠厚、重义气的人,就能常时感受安乐。

国学经典故事10

任何一个文化系统都有其永恒不朽之经典,作为源头活水,而经典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常理常道,它的价值历久而弥新,是开启智慧的最好方式。这个暑假里,我有机会读到了孟祥宇、刘森编著的《学生励志国学小故事(忠孝诚信好学篇)》这本书,我从中受益匪浅。

这本书以历史小故事的形式来介绍《论语》《孟子》《史记》《韩非子》《战国策》等古代国学名著的精髓。每个小故事或幽默有趣,或发人深省,娓娓道出国学典籍中蕴含的哲理。每个故事独立成篇,配以原文节选,同时对原文进行注释,每个小故事的结尾还配有“小故事?大道理”,对故事进行点睛评点。彩色插图,让我在阅读故事的同时,轻松掌握知识,了解历史文化,感悟国学精粹。

《滥竽充数》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班上有的'同学在老师让背诵课文的时候,只动嘴不出声,这和”南郭先生“有什么区别呢?希望这些同学也看看这个故事,早日改掉”滥竽充数“的毛病,才能一天天进步啊!

《凿壁偷光》让我感受到我们的生活现在这么好,我们却不好好学习,真是不应该啊,看了这故事以后,我应该学习匡衡刻苦读书的精神,珍惜时间,珍惜现在父母给创造好的学习环境,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忠义苏武》这个故事中,苏武不只是一位历史名人,还是一座精神丰碑。我们应将他不朽的崇高品格传承——传承其坚毅,传承其勇敢,传承其执着。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畏艰险,坚忍不拔,披荆斩棘,勇攀高峰。十九年的执着,十九年的追求,十九年的坚守!苏武却以十九年之久的岁月抒写着一卷民族不屈的丹青。“人生自苦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指的也就是苏武这样的人吧!

国学书籍已经成为我成长中的良师益友,给我带来了知识和快乐,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国学,多读经典国学,并带动身边的同学,把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国学经典故事11

小刺猬捡到一颗小星星,赶紧把她抱回家。

“请你放我回家好吗?”

“你一闪一闪的,这么可爱,我才舍不得呢。”

“那我每天给你讲一个故事,讲三天就送我回家行吗?”

“那好吧。”

小星星第一天给他讲了《一颗小星星》,第二天给他讲了《捡星星的搬仓鼠》,第三天给他讲了《星星和刺猬》。

“你该送我回家了吧?”

“可是,可是我很喜欢你,我舍不得你走啊!”

刺猬让小星星继续天天给他讲好听的故事。

天气越来越冷了,刺猬每天捡回来很多红的黄的树叶,搭在自己的屋子上,遮盖得厚厚的'。星星一到夜晚就会发光,一闪一闪的,他可不想被大家发现。

月亮妈妈发现自己的孩子不见了,很着急,呼唤着小星星,到处打听,胖胖的身体都急瘦了。

晚上小刺猬出去找东西吃,月亮妈妈问他:“你看见我的小星星了吗?”

“我没看见,真的不知道呢!”小刺猬支支吾吾地说。

月亮妈妈怎么也找不到小星星,急哭了,满身的泪水让天空飘起了小雨。她越哭越伤心,脸都急黑了。

太阳神派了天狗来找小星星,一路到处闻,最后扒开了一层层的枯枝树叶,找到了小星星。

因为小刺猬骗了月亮妈妈,大家都很生气,决定惩罚他,让他永远都待在洞里不许出来。

“妈妈,虽然他骗了我们,可是他对我挺好的。”小星星向妈妈撒娇。

“那好吧,那就罚他睡几个月,天暖了才能出来!”

从此以后,小刺猬每年都要大睡几个月,等到天气暖和了才能出来,找那颗会讲故事的小星星玩。

国学经典故事12

〔原文〕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译文〕作为兄长要善待弟弟,作为弟弟要尊敬兄长,兄弟之间和睦相处,这也是对父母的一处孝顺。与人相处时把财物看得很轻,哪里还会产生怨恨呢?与人说话时做到互相忍让,愤恨自然就消失了。

〔故事〕孔融让梨

汉朝时,有个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聪明。孔融有五个哥哥,一个弟弟。有一天,家里吃梨。一盘梨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孔融先拿。你猜,孔融拿来了一个什么样的梨?他不挑好的,不见拣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爸爸看见了,心里很高兴:别看这孩子才四岁,还真懂事。就故意问孔融说:“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儿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父亲又问他:“你不是还有个弟弟呢,他不是比你还要小吗?”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你看,孔融讲得多好啊。父亲听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个好孩子。”孔融才四岁,就知道让梨。上让哥哥,下让弟弟。大家都称赞他。

国学经典故事13

兔子每天四处游荡,这跑跑,那跳跳的,遍地的鲜花引起了兔子的注意,走进一看,太美了,各式各样的花朵开放的非常美丽。

兔子这摘一朵,那摘一朵,“哎呦!疼死了!”花儿们吵着说。

兔子没有理会,继续一朵朵把花儿们折断,花儿们生气的'说:“你这只坏兔子,不许摘。”

兔子说:“你们这些花朵就算我不摘也会凋谢,倒不如让我摘下来做花环。”

花儿们生气的叫来蜜蜂,蜜蜂通过风,接收到了花儿们的求救声,全体出动,蜇的兔子满脸大包,兔子只好讨到水里,兔子委屈的去到狮子大王那里告状。

狮子大王见到兔子向自己诉说自己的委屈,把兔子批评了一顿,狮子大王说:“我们草原上的动物都要学会珍惜环境,爱护植物,你竟然随意糟蹋花朵,蜜蜂是花朵的守护神,你遭到它们的攻击也算是对你的惩罚了。”

兔子捂着自己满脸的大包“哎呦~~哎呦~”的离开了。

国学经典故事14

西汉时期的路温舒,他少年时非常热爱学习,可家里十分贫穷,没钱去读书,只好以替人放羊为生。有一天,他赶着羊群来到一池塘边,看见一丛丛又宽又长的蒲草,灵机一动,采了一大捆蒲草背回家,晒好压平之后,切成与竹简同样的长短,编连起来。然后他向人家借书,抄写在这些蒲草上,做成一册一册的.书。从此,他每次去放羊,身边都带着这种书,一边放羊一边读书,从中获得了很多知识。后来,路温舒靠自学成了一个有学问的人,因为他精通汉书、熟悉法律,以后做了狱吏,最后官至临淮太守,成为著名的法律专家。

国学经典故事15

《世说新语》中有这么一则故事:管宁和华歆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同桌吃饭、同榻读书、同床睡觉,成天形影不离。

有一次,他们在田里锄草。管宁挖到了一锭金子,但他对此没有理会,继续锄他的草。华歆得知后,丢下锄头奔了过来,拾起金子摸来摸去,爱不释手。管宁见状,一边干活,一边责备他:“钱财应该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可以贪图不劳而获的'财物。”华歆听了,不情愿地丢下金子回去干活,但不住地唉声叹气。管宁见他这个样子,不再说什么,只是暗暗地摇头。

又一次,他们两人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这时一个大官在窗外经过,敲锣打鼓,前呼后拥,威风凛凛。管宁对外面的喧闹充耳不闻,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华歆却被这种排场吸引住了,他嫌在屋里看不清楚,干脆连书也不读了,急急忙忙跑到街上去看热闹。

管宁目睹了华歆的所作所为,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失望。等到华歆回来后,就当着他的面,把席子割成两半,痛心地宣布:“我们的志向和情趣太不一样了。从今以后,我们就像这割开的草席一样,再也不是朋友!”这即是历史上著名的“管宁割席”。

国学经典故事16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少年时生活窘困,常和一些穷孩子放牛砍柴。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从前的一些穷朋友,都想跟他沾点光,弄个一官半职,于是有两个人结伴去京城找他。

见到朱元璋后,一个人先开口说:“还记得我们一起割草的情景吗?有一天,我们在芦苇荡里偷了些蚕豆,放到瓦罐里煮。没等煮熟,你就抢豆子吃,把瓦罐都打破了,豆子撒了一地,你抓一把就塞到嘴里,却不小心被一根草卡住喉咙,卡得你直翻白眼……”他还在那儿喋喋不休讲个没完,宝座上的朱元璋再也坐不住了,当即下令把他杀了。

然后,朱元璋又问另一个人:“你有什么要说的.?”那人连忙答道:“想当年,微臣跟随陛下东征西战,一把刀斩了多少'草头王’。陛下冲锋在前,抢先打破了'罐州城’,虽然逃走了'汤元帅’,但却逮住了'豆将军’,遇着'草霸王’挡住了咽喉要道……”朱元璋听了,顿时心花怒放,随即降旨封他做了将军。

二人所说的内容虽然相同,但后者把朱元璋小时候偷吃东西的轶事,用一种特殊的“隐语”表达出来了。当事人听了,彼此心照不宣,而局外人听来,完全是在描述朱元璋当年金戈铁马的戎马生涯,所以最后他的结果完全不同。

国学经典故事17

小时候,我就特别喜欢听故事。后来上了小学识字了,妈妈给我买了许多故事书,其中就有《 365 夜国学启蒙故事》。

这本《 365 夜国学启蒙故事》汇集了《百家姓》、《三字经》、《弟子规》、《史记》等多部经典蒙学。其中有好多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如启发我们勤动脑筋善于观察的:“田忌赛马”、“晏子使楚”和“钻木取火”;教育我们勇于认错,知错就改的“负荆请罪”、“魏文侯改过”;激励我们奋发向上,积极上进,用功读书的:“孔子韦编三绝”、“苏秦刺股勤学”和“路温舒的蒲草书”;让我们孝敬父母,懂得感恩回报的:“木兰从军”、“黄香温席”和“王祥卧冰”……

这些故事中,我最喜欢“木兰从军”。一次,朝廷要与邻国打仗,需要大量人马,地方官让木兰家派人参军。花木兰想:父亲年老体衰,弟弟还未到参军的年龄,怎么办呢?看着父亲愁眉不展,花木兰人偷偷将自己化装成一个小伙子,代父参军去了。战场上,花木兰巾帼不让须眉,机智勇敢,骁勇善战,立下了赫赫战功,还被提升为大将军,直至带领大军胜利归来。花木兰衣锦还乡,却拒绝了受封。

我认为,花木兰不仅有着一颗孝心,同时,她还有着一颗爱国心,忠君报国,舍生忘死,这就是我为什么喜欢花木兰的原因,她的精神太令人钦佩与学习!

书中其他的故事也非常精彩,常使我爱不释手。我知道这些故事都是几千年代代相传下来的,是民间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历史的文明,颂扬了古人们的`传统美德与思想,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人生哲理。

我从《 365 夜国学启蒙故事》中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获得了许多学习与做人的启发,它指引我做一个优秀的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我在阅读中学会了成长!

国学经典故事18

还有一只小鸟,她比林塔娜笨很多,长相也大大逊色于林塔娜,名叫芳西娇。

一年一度的"双鸟运动会"开始了。双鸟运动会就是任意两只小鸟比赛飞翔,先飞到终点的为胜利者。林塔娜和芳西娇被分到一组,只听哨声一响,芳西娇赶紧飞,可飞得慢极了。咦,号称“无影手”的林塔娜呢?她正不慌不忙地扇动着翅膀,准备飞,却没起飞。眼看芳西娇已经飞了一半,林塔娜才终于像箭一般飞了出去。

奇怪,最后居然还是林塔娜获胜。有其他小鸟问林塔娜:”为什么你要等芳西娇飞那么远才起飞?”林塔娜笑着回答:“你们都说我是聪明鸟,而认为她是笨鸟,这是大家公认的`,对不对?所以我想让着她,让她也赢一回,没想到……还是我胜了……"

出国留学
外语学习
寄语
广播稿
观后感
读后感
读书笔记
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