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绿色校园 > 观后感 > 读《堂·吉诃德》有感

读《堂·吉诃德》有感

   来源:学问馆    阅读: 1.88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堂·吉诃德》有感,欢迎大家分享。

读《堂·吉诃德》有感

读《堂·吉诃德》有感1

乡绅阿隆索。吉哈诺因阅读骑士小说入迷而萌发成为游侠骑士,行侠仗义、助弱扶贫、扬名万世的念头,从而改名堂吉诃德,开始了他那令人啼笑皆非的大冒险。

初看这本书,头脑里升腾起来的第一个词就是荒唐,那个自封为堂·吉诃德的游侠骑士好似是世界上最荒唐的人。他把未曾谋面的村姑当做令他魂牵梦绕的公主,把路边的旅店当华丽的城堡,把山羊当军队,把风车当巨人,把一切不幸之事归结于魔法师的捣乱。在作者的极力渲染下,堂·吉诃德已经成了标签式的词语。但在为他的疯癫而发笑的同时,我却又为他偶尔清醒时字字珠玑的高谈阔论而感慨,为他不顾一切飞蛾扑火般的想建立一个乌托邦而悲哀。

如果说堂吉诃德存在于阿隆索。吉哈诺所在的时代于其自身是一出悲剧,那么他在终前的清醒则是对于我们所有人的悲哀。“去年的雀巢,今年没有鸟。我过去是疯子,如今头脑已经清醒;我曾经是拉曼查的堂吉诃德;如今,只是好人阿隆索。吉哈诺。但愿我的悔悟和真诚能够换回诸位从前对我的尊重...... 。”堂吉诃德的这番肺腑之言出现在他生命的终点与其说是所谓的清醒却更像是他对现实的一种妥协,这其中饱含了他所经历的一切辛酸与凄凉,无助与无奈。当堂吉诃德的最后时刻终于到来时,他遗嘱的公证人刚好在场。他说,从未在任何一部骑士小说中看到过任何一位游侠骑士像堂吉诃德那样安祥而平静地死在自己的卧榻之上。但事实上,他却是处于理想与现实矛盾的大漩涡中的最大受难者,一个最初热衷于梦想但最终屈服于现实的冤魂。

每一个读者都会因为堂吉诃德的不切实际而哈哈大笑,然而,堂吉诃德的故事不仅仅旨在令人发笑,其更有令人敬佩之处:唐吉诃德嫉恶如仇,总是正面向他的“敌人”发起勇敢无畏的冲锋。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心中那唯一的理想:做一名行侠仗义,惩恶扬善游侠骑士。他没有为自己做一件事,他挨饿、受冻、挨打都是为了他人,没有什么能击倒他心中的信念。正如屠格涅夫所说:“他是这个世界上最有道德的人。”但是,堂吉诃德这种令人敬佩的品质,在塞万提斯那个时代已经消失殆尽了。

《堂·吉诃德》意在讽刺骑士小说,但从作品的蛛丝马迹中可以看出作者对骑士精神有几分推崇的.意味。骑士精神,现在看来神圣得不真实,但这也确实只是人们心中的一种向往,一个纯洁的愿望。

在塞万提斯所处的时代,文艺复兴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与其他极力标榜人文主义的作家不同,塞万提斯对这场历史的洪流有着自己的思考。他一方面倡导骑士精神,却又以堂·吉诃德的形象表达出这种精神的空想、荒谬、违背真实人性;他另一方面反对人文主义带来的利己、庸俗,却又以桑丘的不离不弃和神父等人的无私帮助体现了平常人性中的善良与温暖。到最后,堂·吉诃德清醒与病亡,映射了作者最终的想法:骑士精神终究难敌人文主义的浪潮,并在其中土崩瓦解。但是也许在作者的心中,更向往那个骑士的时代。

是的,骑士早已被热兵器淘汰,骑士精神也被埋没在历史的尘硝之中,我们处于一个理性,进步的时代。但我仍希望,我们的心中可以为那个瘦弱、荒唐的堂·吉诃德留出一个角落,用于盛放他所代表的精神力量。哪怕不加以贯彻,也可用于瞻仰。

读《堂·吉诃德》有感2

《堂·吉诃德》的主人公吉哈纳绅士因读骑士小说入迷,自号堂·吉诃德,并试图用虚幻的骑士之道维护世界公平正义。他雇请农夫桑丘·潘沙作为侍从,把邻村的一个挤奶姑娘想象成意中人。在他的行侠途中,闯了许多祸,闹了许多笑话,吃了许多亏,但他一直执迷不悟,深陷其中,直到参孙学士装成“白月骑士”击败了他,罚他一年内不许行侠,这才停止了他的行侠事业。死前他才幡然悔悟,立下遗嘱,不允许自己的外甥女嫁给一个读过骑士小说的人。

堂·吉诃德想要像骑士一样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消灭一切邪恶和暴行,成就功业,名垂千古。有人说,他是个幻想家,在他的世界里充满了正义和勇敢,即使遇到困难,总有一个骑士会为你挺身而出。明月尚有阴晴圆缺,现实也不可能事事如意。

他从农夫手中救下一个孩子,并要求农夫把欠孩子的钱还清,他的本意是锄强扶弱,却不曾想到农夫会在他离开后变卦,把孩子吊在树上毒打。他打伤押解人,释放罪犯,反被欺凌。他把人们想得太简单,别人却把他当成笑话,客店老板捉弄他,拿记马料的本子当《圣经》,用刀背在他肩膀上着实打了两下,又叫一个修鞋匠的女儿替他挂刀,以此为他受封。公爵派人扮成魔法师押着杜尔西娜娅,让堂·吉诃德去解救她,只有桑丘鞭打自己三千三百下才能解除魔法。贵族阶级的荒淫腐朽,视人命如草芥,执法不严屈打成招,使底层人民深陷痛苦和黑暗之中。因此,他拿上枪与剑,骑上驽马,用一身正气维护公平正义。他行侠的初心是为了人们的幸福生活,可他的过度幻想变得荒唐,不切实际,往往令自己受伤,闹出许多笑话。

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滑稽可笑,然后就是感动,被他的'执着感动。也许世界并不是你想要的样子,但是你可以靠自己去改变世界,让世界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或者是改变自己,让自己融入这个世界。这个假期里最火的一部电影就是《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在小时候被视为魔童,在别人看来,他只会给镇子上的人带来麻烦,他认了命,乖乖呆在家里不到处乱跑。渐渐的,镇子上的人对他家越来越过分,甚至想用哪吒的命来换取他们的安全,认命的后果却是父母被绑架,被人人欺负,所以他不再认命。剧中最震撼人心的是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由我自己说了才算。”堂·吉诃德的荒诞可笑是社会的可悲的呈现,人们在嘲讽他时,又何尝不是在嘲讽自己呢?只因牧羊人深爱玛赛娜求而不得去世了,人们就把牧羊人之死归咎在玛赛娜身上,片面地去看待这件事,“毒蛇不能因为天生具有可以致人于死地的毒牙而受责怪”,不是每一场悲剧都是毒蛇造成的。

抱残守缺并不能改变什么,不如精彩地活着,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世界,追求美好的事物,缩短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而不是让彼此相距越来越远。

读《堂·吉诃德》有感3

这是一本划时代的现实主义巨著,流传数百年仍光辉不减,这就是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本书创造出了一个荒废家业,整天沉迷于骑士小说的人物——堂吉诃德,他自封为骑士,声称要游遍世界重振骑士精神,可他一腔热情却陷入虚妄,不辨真假,带着仆人桑丘做了很多的荒唐事。他们屡屡受到贵族的玩弄、戏耍、取笑,最终一事无成,经历重大的挫败后返回家乡,抑郁而终。临终之前他才从骑士的幻想中走了出来,悲叹过往,为自己的一生划下了令人哀叹的句号。

读完这本书,我的内心油然而生一种悲凉和无奈之感……我仿佛穿越历史长河,认识了孤立无援的堂吉诃德,他不被理解,独自一人,站在孤独的黑暗中,终其一生,也没能延缓甚至改变骑士文学的消亡。历史的洪流不断前进,一个时代也只是一个瞬间,这样无奈的现实时时提醒着我们,只有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才能追上时代的前进和变迁。

在悲凉中唯一的一丝温暖便是堂吉诃德和他的仆人桑丘奇怪而感人的友谊,所有人都认为堂吉诃德疯疯癫癫,唾弃他,欺侮他,而桑丘虽然理解不了他,却愿意相信和陪伴他,即使经历了很多波澜,也没有离开堂吉诃德。堂吉诃德的.一生是可悲的,但幸好始终有另一个“疯子”用特殊的关怀温暖着他。

这是一本笑中带泪的文学作品,在每个时代都有各色的解读,读者也有不同的见解,英国诗人拜伦读完《堂·吉诃德》后,感慨道:“这是一个令人伤感的故事,它越令人发笑,则越使人难过。”愿我们都有为理想奋不顾身的神采,也能找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那根平衡木,稳扎稳打地走到梦想的彼岸。

读《堂·吉诃德》有感4

我认为作者所描述桑丘这一人物形象十分成功,唯一不足便是桑丘以媲美福尔摩斯的智慧取得总督的职位,这一点颠覆了他原先呆傻蠢笨的性格,与前文显得格格不入,十分突兀。

书中有一段描述堂吉诃德和桑丘为尊严请村长为他们出具声明的桥段“…堂吉诃德和桑丘非常高兴,觉得这个声明对于他们很重要,似乎他们的言行还不足以证明两个堂吉诃德和两个桑丘之间的差别似的。”虽然他们的言行与常人相比,有着一定的距离,但他们却懂得捍卫自己的尊严,当今社会,“干爹”“男宠”“公关”等特色职业屡见不鲜,为爱情摒弃尊严的也比比皆是,为生计,更有人卖“祖”求荣(这里的卖“祖”求荣可以理解为背叛等一类毫无骨气的意思,切莫望文生义。),试问各位看官,也试问下自己,真的比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和桑丘强么?

风车之战,显现出他坚定的毅力,狮子骑士,又冠以他极高的勇气,公爵极具盛情的邀请(虽然他充满了羞辱)给了他自认为不可一世的荣誉。阿尔东萨?洛伦孛,亦可称“托波孛的杜尔西内娅”,一位普通的农家农妇,一段假意中的爱情,虽然这段“爱情”充满了骑士道的`味道,但也表现了堂吉诃德无限的忠诚,每打败一位对手,都要对方承认曼恰的杜尔西内娅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FIR乐团有一首同名歌曲《唐?吉诃德》,歌词中对堂吉诃德的这份感情给与了很高的评价“…不可悲,像堂吉诃德浪漫还有谁?”关于爱情,我不想谈太多,如果有兴趣,可以看看我写过的一篇文章《所谓爱情》,我也不想在这个话题上废话太多。

在随堂吉诃德追逐梦想的途中,堂吉诃德答应让桑丘当一座岛屿的总督,尽管笑料百出,尽管困难重重,但桑丘还是当上了他梦想的总督。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天,但他踏上过自己的梦想,可能凌驾于某种境遇都会有思想上的升华,桑丘在临走时道出了两段极具内涵的言论。

书中出现的神甫、理发师、参孙?卡拉斯科学士等好心人,然而,正是这些好心人,让曼恰的堂吉诃德郁郁而终,正是这些好心人,毁了一位英雄的梦想,堂吉诃德应该战死沙场,这样才会更显得有尊严,更有男子气概!这段话的意思我也就不说明了,因为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自知,说多了,伤人伤己。

读《堂·吉诃德》有感5

如果说一个人对生活抱有过度理想化、完美化的希望,那么这个人的命运必定是坎坷的。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在走一条路:平稳、安定地生活,我们所遇到的,林林总总几乎都是一些在形式上不一样但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人。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大熔炉,在同一个熔炉里的人都只会想着过安逸而风平浪静的生活,思路是一致的,就像列车行驶的轨道一样,通向的是同一个终点站。但要是有人“脱轨”了呢?

我要说的正是书中的主人翁堂吉诃德。他爱上看骑士小说,而且“中毒”很深。他把自己强加进了书本的世界,抱着对骑士生活的美好幻想,踏上了人生的路途,但由于他是活在自己思维“捏造”的世界里,他与正常人的思想“脱轨”了,显得格格不入,闹出了不少笑话。其实这种人的内心是痛苦的,他心里是多么希望理想可以实现,他还为此而日益兴奋、激动,他把自己的全部精神都寄托在上面了。或许是因为现实生活真的与理想相差太远了吧,他的内心很空虚,所以借骑士小说再次点燃他对生活的渴望,就不顾一切地追求这种理想的境界。

我之所以感触甚深,是因为我觉得自己有几分与他相似。记得小学的时候,天真烂漫的我整天都在幻想些不可思议的事情,幻想我以后的人生像彩虹一样是七彩的,美丽的,耀眼的,人生是有很多事是可以期待的,正是这种期待推动着我生活。我每看一次动画片,就会强硬地把他们搬进我的生活。就像我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看了一部叫“Do Re Mi”的动画,就觉得自己有可能是魔女,于是我就和好几个班里面的同学扮演动画里的角色,每天一下课就冲出教室,围着一个花坛在那里新编剧情。一会儿对着花坛里的杂草说到;“魔力之果啊,你要快点长出来,我只要吃了你,我就可以有更强的魔力了,我要运用魔力去帮助有困难的人,拯救更多在苦难之中的人。”嘿,别看我那时还小,但很有正义感的!然后就举行祈祷仪式,大伙儿一起双手合拢,闭上双眼,有模有样的诚心祈祷着:“圣母玛利亚啊,感谢你在万人中挑选了我们去完成拯救人类的使命,我们一定会尽力完成这个巨大的使命的。”在那臭美好久。可是你知道吗,在那时我浑身上下都是劲,像是了充电一样,一种强烈的喜悦包围着我,使我兴奋不已,好象体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我想堂吉诃德也是这种心情吧。

可是到后来我经过了多次的碰壁,开始心灰意冷。慢慢才发现自己原来一直想得到的,到头来只会是一场空。开始变得害怕受打击,对任何事都不会抱太大的幻想,于是慢慢也跟上“大队伍”,走上“轨道”,心里想着还是清醒点吧!人还是顺势比逆势好,这样会比较快乐,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痛苦。但我发现太现实也并不快乐。当我看到堂吉诃德那种为理想而执着,固执不轻易放弃的精神时,我真的感动了,发现自己与他相比,根本就是一个胆小又没点勇气的人,竟然因为几次碰壁就怕成这样。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管怎样,走极端是永远都不会快乐!总结一下堂吉诃德,他的执着精神是值得学习的,勇敢地去尝试也是他的优点,因为他与大众的思想脱轨了,所以最终以悲剧收场。但他在临终前却清醒过来了,这也算是他对现实的一种妥协,这里面也有着不少的辛酸、凄凉与无奈。

其实人生活在世上是不能与现实作斗争的,最好的办法还是与大众一起走在“轨道”上。但是,你也可以在这种条件下去改变现状,比如别人用走的,你就用跑的,或者是飞的,虽然通向的终点是同一个,但在过程中你的视野更广,收获更大。这样便可以谋求最大限度的理想生活与快乐。

我理解,这样在现实中交织着理想与奋斗,两者兼备,才是最美好的生活。

出国留学
外语学习
寄语
广播稿
观后感
读后感
读书笔记
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