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绿色校园 > 其他 > 《狮子和鹿》评课稿(必备4篇)

《狮子和鹿》评课稿(必备4篇)

   来源:学问馆    阅读: 1.3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评课稿,所谓评课,是指对课堂教学成败得失及其原因做中肯的分析和评估,并且能够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课堂上的教育行为作出正确的解释。评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狮子和鹿》评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狮子和鹿》评课稿(必备4篇)

《狮子和鹿》评课稿1

谢老师亲切自信的教态、娓娓动听的教学语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狮子和鹿》这篇寓言故事属于略读课文。下面谈谈自己初浅的看法:

一、注重学法,关注成长。

在整堂课中,谢老师根据阅读提示,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并教给方法:如何利用简单凝练的板书,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

二、抓住一点,统领全文。

在整堂课中,谢老师始终抓住“美丽的角和难看的腿”不断地循环推进,制造冲突,使学生逐步理解寓意。利用简单凝练的板书,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并使学生对寓意的`理解趋于理性化。

本课的阅读提示建议将本文与《陶罐和铁罐》进行比较,是学生对寓言故事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其实这应该是这篇课文需要突破的难点。学生虽然没有学习过前面这篇课文。但是我想这并不妨碍我们进行此环节的操作。我们可以把学生二年级学过的寓言故事拿过来进行比较,以突破这一难点。谢老师这堂课的设计环节中,在语气词的学习上花费了很多时间,这个难点问题只是一语带过,两者的比重其实应该对换好一点。

另外,本课的教学其实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课文中引发的道理。通过读说到感悟,深化道理,让学生明白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懂得世间的一切都在变化,面对变化着的事物,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要使自己的的想法和行为顺应这样的变化,启发学生关注和发现生活中不断变化的人和事,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语文是学生精神栖息的家园,语文最终的意义是对学生心灵的滋润、灵魂的塑造和精神的引领。这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追求。

《狮子和鹿》评课稿2

有幸聆听了朋老师执教《狮子和鹿》一课,朋老师亲切自信的教态、娓娓动听的教学语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受益匪浅,接下来我就来谈谈我听了这节课后的浅薄感受。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讲的是在丛林中,一只鹿遇到狮子奋力脱险的故事。鹿非常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四条难看的细长的腿。当遇险时,鹿的四条有力的腿救了它,而美丽的双角被树枝挂住,差点让它丢了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物各有所长,所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了它的长处。不要光图美丽,更要讲实用和它的存在价值。在这节课中,朋老师教学亮点很值得我学习。

一、关注学法,把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放在第一位

朋老师的这节课是一堂注重学生的学法指导,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好课。如:当学生出错时,朋老师能及时指出并鼓励学生再思考,这样,学生在出错时也不会担心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嘲笑了。在指导朗读时鼓励学生将来能成为像赵忠祥一样的配音员。

从这一节课中,不难看出朋老师的心中把学生放在首位。只有老师的心中有学生,眼中有学生,才能在实施教学时,处处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己任。

二、在朗读、感悟中积累

朋老师教学时的朗读指导很有技巧,随机应变能力强,真令我佩服!如在学生“啊!”字读不出感觉时,教师就指导学生先深吸一口气再读,学生便自然而然地读出了“啊!”字,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所以当后来学生读到“唉!”字时,学生就能自己体会到小鹿的心情了,使孩子的朗读读出了声,读出了味,读出了神。朗读指导很到位。在品读鹿讨厌自己的腿的时候,让学生通过做动作去理解“噘嘴”“皱眉”等词的含义,更好的去体会鹿对自己的腿的讨厌。再如教学第六自然段时,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填补空白“好险哪”的方式来体验小鹿的心情,很有创意,这样的设计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文本,和文本对话,为下文体会鹿的思想转变,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概括寓意做好了铺垫,朋老师这样的设计学生非常喜欢,同时也达到了积累情感的目的。

三、疏密有致营造美的教学节奏

朱光潜老先生在《美学谈》一书中指出:“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动静相生,收放相间,张驰有度,曲直相映的和谐统一,便是节奏的理想境界,也是理想课堂的诗意追求。”

朋老师的教学疏密有致,她能抓住一点,统领全文。整节课给人一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感觉”。在整堂课中,朋老师始终抓住“美丽的角和四条难看的腿”不断地循环推进,利用简单凝练的板书,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加上多种形式的朗读和感悟,使学生对寓意的理解更趋理性化。

整堂课,如流水般过来,学生学得轻松,老师听得舒心。总的来说,朋老师的课预设充分,所以课堂上,老师能够全神贯注地倾注,耐心地倾听学生的朗读,细心地聆听学生的心声,充满童心地体悟学生的感悟,课堂节奏不缓不急。然而,语文课堂是缺憾的艺术。听了这节课后,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教师的课堂语言是一门艺术,如果我们平时课堂上语言能精简些,那留给学生的将有更多的想象和表达空间,成长得会更快,更好。

《狮子和鹿》评课稿3

聆听徐老师的课,如同欣赏一支活泼欢快的小曲,赏心悦目,令人如沐春风。我特别欣赏徐老师的词语教学,她拓宽了词语教学的外延,提升词语教学的效度,让词串教学成为语文课堂上既扎实又活泼的课堂新亮点,形成了一道立体鲜活的风景线。

1.以词串为支点,感知文本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对中年级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徐老师先借助“欣赏、抱怨”引出句段,朗读感悟,再让学生用上“欣赏、抱怨”说一说刚才学习的内容,用词语巧理脉络,以词串文,既发展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把词语作为感知文本的工具,连接文本、学生、教学的纽带,赋予词语教学以更多的内涵与价值,使词语教学一举多得。

2.以词串为焦点,浓缩文本

徐老师以一组动词“撒、甩、扯、挣脱”为教学抓手,浓墨重彩,泼墨如云,以词串为出发点,先找出段落,朗读感悟,再创设“语用”情境,用上这些动词复述鹿狮口逃生的惊险场面,让学生学以致用。

这样多元辐射,把词语教学的触角延伸到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点“词”成金,超越词语的范畴,让词语最大限度地增值,追求词语价值的最大化,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但是,对这节课我认为也有值得探讨的地方: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淋漓尽致地发挥了,但是学生始终被牵着走,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略读课文应该试着放手。换个思路:设置悬念——“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再让学生去解决这个疑问,抓住“美丽的角和四条难看的腿”层层推进,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这个故事对我们的启发。课文前面的连接语也有提示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的体会,还有提醒学生比较与《陶罐和铁罐》的相同点。

《狮子和鹿》评课稿4

听了陈老师执教的《狮子和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来谈谈几点感受。

感受之一:字词教学,扎实有效。

这节课上,生字教学非常扎实。检查预习时,老师出示几组词语。让学生用上上述的一些词语讲一讲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巧妙地把课堂推向下一个环节。

感受之二:巧设问题,层层递进。

寓言是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老师抓住了三年级儿童的.好奇心理特点来设计问题。小鹿刚开始很喜欢他那漂亮的角、讨厌他那难看的脚,后来它的这种想法就改变了,老师让学生通过读、划、说等各种方法,让学生感悟文本。

最后的课堂小练笔,让这只小鹿又一次来到池塘边看到自己的倒影,老师让学生走进文本,又走出文本,从而达到突破教学重点。这种精心的设计问题,小步子,多阶梯,快反馈,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了思维发展的训练目标。

出国留学
外语学习
寄语
广播稿
观后感
读后感
读书笔记
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