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绿色校园 > 作文 > 关于底色的作文

关于底色的作文

   来源:学问馆    阅读: 9.21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底色的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底色的作文

关于底色的作文 篇1

正如儿时玩的刮蜡纸,任何事物都有一层蒙蔽真相的伪装,当你小心翼翼揭开它时,你才能发现最后一层明晃晃的底色。

所谓胜者成王败者寇,在战争中,没有所谓的正义、道德,只有无尽的杀戮和底层百姓那微弱的呻吟。为何反复无常三毁盟约的刘邦以欺骗夺得天下,在史书中却是“汉高祖斩白蛇而起义”种种英勇高大的形象?为何同以奸诈为人所知的曹操却遗臭万年,受万世诟病?

透过重重迷雾,我看见一个身着黄袍的帝王,站在层层叠叠如山峦的坟墓前,那些都曾是他的敌人,巨大的石碑上那些用刀剑刻出的文字不是墓志铭,而是这样写着:“某年某月某日,吾皇斩此贼于马下,其千余党羽皆枭首挂于城门,立不世之功……”帝王哈哈仰天一笑,从那带着血腥味儿的龙袍中伸出手指着石碑道曰:“这就是历史。”此后,史官记录它,文人歌颂它,百姓仰慕它。那一张张跪倒在地虔诚而又盲目的脸庞挡住了我的视线,让我看不清那石碑上,那石碑的伤痕累累、血迹斑斑,看不见后面的.枯骨嶙峋。那些散落着的、堆积着的骸骨互相交杂着,那一枚枚头骨用其特有的空洞的眼神静静注视着帝王,以及帝王身后大喊:“吾皇万岁”的群臣百姓。镜头渐行渐远最后浓缩成一个光影,消散在历史的洪流。

呜呼,一将功成万骨枯,这边是历史的底色吗?

再来反看现实。

为什么英、法、美能如此冠冕堂皇、光明正大地侵略利比亚?什么为了正义、为了民主?只不过是一个让自己的士兵死得其所得的理由和一个能让自己放下愧疚、放下人性,以便更加无耻地掠夺利益的借口!仿佛“祖国母亲”振臂一呼“吾国儿郎随吾杀敌卫国!”我们便得成群不要命地奔向迎面而来的炮弹,说不定还没见着炮弹,一个跌倒,便淹没在身后疯狂的人群中……

没有借口!脱下你那五彩斑斓的外衣吧!让你真正的底色暴露在阳光下,让众人看看!以任何名义为由挑起的战争都是邪恶的,无论你如何鼓唇弄舌、巧言令色,也掩盖不了那血淋的底色。

关于底色的作文 篇2

厚重的笔锋轻轻停顿在宣纸上,顺着峰向,向后拉去。霎时,黝黑的墨汁在洁白的宣纸上绽放开来。随后,又用笔尖随性地上面勾勒几笔,一幅画慢慢呈现出来。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老师在落款前添上这句诗。一朵墨荷就这么在纸上悄然绽放着。没有所谓的清水,更没有什么雕饰,只有那纯净无瑕的芙蓉,这或许就是国画的魅力吧。重墨配上洁白的宣纸,无需过多表达,便是一纸荷香。

不由得想起西方的油画,从美学的角度看,色彩,明暗,构造,都是经过缜密推敲的。不得不说,的确很美。但又总觉得其中少了些什么。较之中国的水墨画,西方油画总是喜欢用大量油墨去渲染事物周围的`环境,用各种各样的底色去填充一幅画,如此一来,那么要画的物体便是显得有些局促了。

人们常说国画的留白,但为什么要留下那一片白呢?就像画上的荷花“清水出芙蓉”,方才能体现荷花之清美。那一片白是为了更好地衬托出纸上的浓墨重彩。那么,最好的底色便是一片清白了吧。如同齐白石画虾,郑板桥画竹,徐悲鸿画马,大都留下一大片白底。正是如此,齐白石画出了他“非宁静无以致远”的淡泊,郑燮则显出了他“千磨万击还坚劲”的任性,徐悲鸿道出了他“乘骐骥以驰骋兮”的气魄。

每一个人,都被这个时代染上了花哨的底色,于是乎才有了勾心斗角,欲望纷争。反观人类的历史,最为纯净的时候,或许就是亚当与夏娃的诞生,他们秉承自然而生,他们的世界是在无暇的自然之上,附着一层白纸,最为单纯,清澈。

倘若把人生比作一张宣纸,毛笔一丝一毫的点缀,便是在勾勒出生命中的至美荷花。当然,留白的底色更是必不可少,清白便是池中的清水,在出水芙蓉之间荡漾穿梭,洗涤人在凡尘中的污秽。于是,人生纸上,便是最最真实的自己,无须过多底色去表达,只留一片清白。

既然如此,何不活出一身清白,溢出一生荷香。

关于底色的作文 篇3

子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人之底色有着与生俱来的成分,也不乏在成长过程中受纷繁世界的影响、

底色,非一朝一夕即可沾染永固,经一番精心加工方可愈加绚丽多姿。

李健,十年隐没于人流,将人生慢慢酝酿。正如他的歌词一样“生命的河从身旁流过,将回忆慢慢淹没,那年春天燃起的篝火,多少年以后泛着泪光闪烁”,看过一年又一年的流水,让火焰点亮最纯真的自我,十年后的一举成名也就将他的.人生抹上最美的底色。

反观当下,底色似乎成为了大众眼中可有可无的存在。碌碌无为者从不在乎自己的底色暗淡无光,也不在乎成功者的光芒万丈。殊不知“细雨湿衣看不见”,一点一滴的累积方使那底色逐渐光鲜亮丽,不受杂尘的玷污。

苏子自成一派,非欧公慧眼识才,尽力提举,而是饱读诗书,腹有豪气的壮志底色;仲永失才,非年少之祸害,而是不思进取,固步自封的阴暗底色;红楼惊世,非词藻华丽,而是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绝美底色。

对于每个人来说,底色是属于自己的颜色,不要指望你生来就是快乐的、幸福的;人生底色需要你自己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加以渲染,就像在你的人生画布上努力地涂抹其他色彩。

柏柆图在《理想国》中写道:“有时我们所期待的,往往是我们所得到的,我们总是东张西望,却忽略了我们所想要的。”诚然,我们总是想将人生步入最辉煌的一瞬,然而过分的渲染让底色娇艳,却不免让人感到一丝厌恶与不安。因此无需刻意,只要做好一点一滴,便是给底色最好的一丝渲染。

程银彦曾说过:“你真的读懂人生了吗?你真的了解什么是安好么?那是一种平和的感受,是无论何时何地、睡梦中醒来,都十分确定的安适。这种安适就是人生的底色。”

踏花归来马蹄香,纵马,过花,让最美的底色留在的你脚下,留在你的生命中。

出国留学
外语学习
寄语
广播稿
观后感
读后感
读书笔记
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