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绿色校园 > 观后感 > 读《国学经典》有感集锦15篇

读《国学经典》有感集锦15篇

   来源:学问馆    阅读: 9.23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国学经典》有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国学经典》有感集锦15篇

读《国学经典》有感1

读《国学小书院》有感妈妈很早的时侯便帮我买了一套《国学小书院》,一直没时间仔细读完,这些天和妈妈一起阅读读出了许多不懂的道理。我最先阅读的这本书的内容包含了:三字经·弟子规。许多的小朋友一定听过或者读过,其中几句是我们常常听到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几句话告诉我们,人生下来,本性都是好的,只是在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中的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和坏;如果从小么有好的'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战国时,孟子的妈妈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子的妈妈就割断了织机的布来教育孟子,正是因为如此,孟子从此发奋学习,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

小孩子如果不好好学习,是不应该的,不是有一句话:少时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吗?没有知识,没有文化,以后什么事都无法去做,怎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呢?一块没有经过雕琢的玉石,是不能成为美玉的。同样,一个人如果不经过教育,是不会懂的知识和道理的。三字经教我们要去努力学习,喜欢学习,弟子规教我们的便是做人的道理!最有代表意义的是这几句,小朋友们,一定要牢牢的记住哦!“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它们的意思是,父母叫唤你的时侯,应该及时回应,千万不要拖拖拉拉。父母交待的事情,应该马上去做,不要偷懒。父母教育我们的时侯,我们应该恭恭敬敬的听父母对我们的责怪应该虚心接受,不应该顶撞父母;以前,我经常因为一些事情会和妈妈斗嘴,现在我明白做为一个孩子首先要懂的爱父母,不让父母难过伤心,还要做一个行为言语谦和,说话做事讲究信用的人;弟子规中有几句也是我所喜欢的: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通过阅读,我明白了很多生活学习的道理!通过阅读,我懂的了如何成为一位好孩子。好学生!通过阅读,我明白了"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通过阅读,我爱上了读书,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后,我会更加的多读书,读好书!成为真正的"读书郎"!

读《国学经典》有感2

国学经典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国学经典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我内心的关系等内容都有着十分系统的记载。在国学各个学术流派存在的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充满人文智慧和道出人生真谛的记述。其蕴含的哲理,不仅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还是一国安邦济世之基。

孔子的精神和文化正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把它称之为“国学”譬如《三字经》是启蒙的范本。它最重要的特点是条理清楚,文理明畅,概括精辟地传授历史文化知识,伦理道德知识,团结友爱的重要性,被誉为“袖里通鉴”《百家姓》可使我们了解到中华民族姓氏的起源。《千字文》是世界上流行年代的最久远,运用人数最多的儿童国学启蒙读本,是中国文化的.小百科全书。至于《弟子规》所包含了中国文化所提倡的忠,孝,仁,义,礼,智,信等品德修养,在这些优秀的书籍忠,我们可以回溯源文化传承的命脉,吸取中华民族博大的文化。

在国学的经典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领略“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聆听圣贤的教诲对我们来讲是件莫大的幸事,对我们的工作,学习都有相当大的帮助。

以国学为基础的教育培养了一代一代的文化巨人与治世之臣。然而“五四”之后,中国开始学习西方德尔科学知识,摒弃中国祖先自己留下的国学。中国也开始逐渐西化,一切都以物质为基础。现代的教育只是对人的智力与技能方面的开发加大重视。然而对于人的德育与做人做事方面却不管不顾,1个再有才能的额外你如果没有德行也会在社会上处处碰壁,不会得到幸福的人生,而我们的祖先都早已教会我们,这些道理都写在国学里面。现今如果我们重读国学,用心去读,认真品味,能够涤荡内心深处的污垢。

我国历史悠久,留下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传世名篇。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内涵,所以,作为新世纪的我们要多加学习国学,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领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此为骄傲,继续并发扬中国传统关系文化,使其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不衰竭。有很多人不知道人生到底要最追求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白白的浪费了大好的青春年华,夺走了许多的冤枉路。而国学著作中阐述的人生哲理是人们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标,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在迷茫。

既然国学经典中蕴藏着这么多中华民族的瑰宝,那就让我们一起勤勉,共同学习国学!

——09园艺1 张新圣

读《国学经典》有感3

先生买给我的那本《北大国学课》太重了,太厚了。习惯性的首先包书皮,然后写上我的名字。

今天专心的开始看,虽然里面提到的很多历史书我没有看过,但其中部分还是知道的,大体上可以看懂。

首先看大师章太炎讲的第一课《国学课概论》。没有机会再坐到大学的课堂上听课了,特别是大师级的老师的课,那就看看他们讲的书吧,一切皆有缘,就像买这本书,去超市买东西,哪想到会买书。而这本书是先生先一天晚上一个人去超市先看到的,推荐给我,第二天两人就去超市才买回来的,他说适合我,只是因为我爱写作。其实拿到书,我都很有压力和沉重感。自以为自己没有那份天才读懂大师的书,但既然先生那样恭维我,我也就顺杆子爬了,仿佛自己真的厉害。

读书,真的要沉下心来读,我给自己说,认真仔细的读这本书,懂多少算多少,记多少就多少,起码读过了,对自己来说,没有损失,多少都对自己的学识增加了些许东西。读书可以培养自信,改善气质,有好处,所以要读书,况且有很多时间,想想自己也很惭愧,没有充分的利用时间,上网的时间较多了,想想很多是无聊的东西,所以克服这一点,同书多亲密才对,让自己活得简单,单纯,有质感,内心丰富,这才是我,一个真正的我。

不知为什么,看了这本书的第一章的甲,合上书,心里有些伤感涌上来,很想哭,写到这里,我的眼泪已经溢满眼眶了,可能这段时间没有品尝眼泪了。有时不知内心的`深处的某点被什么事所触碰,就有了不一样的感受体现在我的眼泪上,想想在这干燥才有秋意的离家乡遥远的这里,内心的情感世界是如此的脆弱。很多年过去了,愈来愈易心生伤感,也许流出来还好,就当湿润干涩的眼睛。

一个人坐在这里,感受着内心的波动,丝毫的触摸心灵,都会让人不觉眼泪默然滴落在衣衫上。秋意愈来会愈浓厚,那屋顶上的杂草似乎也走到生命的尽头了,干干的茎随风无奈的摇过去,摆过来,鸟儿也许已飞走了,几天没有听到它们的歌声了,传来的是风儿拉动树枝、树叶的无奈的低吟声。

心里落寞的很,恍惚间似坐在世界的某一孤岛上,周围没有什么生灵,只有我自己,向外望去,窗户、防盗网、屋顶、杂草、树梢,两个世界。

同样的世界,同样的时空被防盗网隔开了两个世界,谁能说清两个世界的命理呢!

读《国学经典》有感4

周一的时候,梅老师就指定了10个人参加国学知识大赛,其中也包括我。

比赛那天到了,我们全都学校电脑房里进行了考试。测试时我发现我有好多题目都不会做,但我还十分阿Q,安慰自己,自己不会做的,别人肯定更不会做。

可是当测试结果出来时,令我大跌眼镜:我居然只考了34分!这个结果我似乎根本没有预料到。亏我刚开始还笑人家只考了36分,现在我才明白原来自己并没有比人家好多少。这时我才开始后悔,当时比赛前为什么不多看看,为什么嫌麻烦就不看了呢!哎,现在考出了个这么丢人的成绩当初还……哎呀!

看着同学们一个个的分数都比我高,心里真不是个滋味儿。再到排行榜上去一看,其他同学不是90分就是100分,最低的也有80 多分。像我这样——30分,真是比“名落孙山”还“名落孙山”。

看来,我真的得用功地看一看了,毕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付出,就想得到回报,那是不可能的。老天爷是公平的,他不可能让懒的人不劳而获,只有那些勤奋的.人才能拥有自己所想有的东西。就像这个国学大赛,只有多看,勤记,才能考出好的名次来。一切收获都得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得来。要知道,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

同时我也看到了同龄人中的强者,我们对于那些佼佼者来说,简直就是“井底之蛙”。也许,你在一个小领域内是“鸡头”,但是再扩大范围比一比我们也许就只是凤尾了。所以,我们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去改正。不要只满足于现状,要充满斗志,时刻准备着,去拼搏一把。

要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读《国学经典》有感5

《国学经典诵读》是令我受益匪浅,让我今生所学的知识更加深厚。就像是用这本书,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一样。这本书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孝”,也让我重新认识了“孝”。

以前,我是一个不听话的小孩,就像《不听话的小山羊》中的小山羊,每次妈妈和蔼的跟我说话,可是我却以不耐烦的态度回绝她。记得有一次,我正在房间里静静的写作业,妈妈推开我的'房门,端水来给我喝。妈妈对我说:“月月,喝点水吧,休息一下,一会儿再写。”我不耐烦的对妈妈说:“不行,我还没写完作业呢!等一会儿再喝,你先出去!”妈妈一边不知所措一边离开了。妈妈走了,我还在埋怨她:“真是的,不知道我要写作业吗?”说完,指了指门外的妈妈,继续埋头学习。突然,我有点饿了,我大声的对奶奶说:“妈妈,我饿了,快给我做饭!”奶奶没有动静,我再一次重复了我说的话,连叫了3 次“妈妈”,可依旧没有动静,我不得不离开板凳,站起来对妈妈说。妈妈还是在看电视,还是不理我,过了一会儿,妈妈终于在我说大约100 遍“妈妈”的时候,招架不住,说了一句:“你不理我,我也不理你。”说完,妈妈给我做饭的了。顿时,我恍然大悟。

这件事告诉我要怎么尽孝,这件事我觉得我做的一点都不好,通过这本书《国学经典诵读》里的“孝经”,我懂得了孝是怎样写的。 孔子在家里闲坐,他的学生曾子侍坐在旁边。孝经译注孔子说 ∶ “ 先代的帝王有其至高无上的品行和最重要的道德,以其使天下人心归顺,人民和睦相处。人们无论是尊贵还是卑贱,上上下下都没有怨恨不满。你知道那是为甚么吗? ”

曾子站起身来,离开自己的座位回答说 ∶ “ 学生我不够聪敏,哪里会知道呢? ”

孔子说∶“ 这就是孝。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你回原来位置坐下,我告诉你 。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与的,

读《国学经典》有感6

提起中国姓氏,人们最熟悉的自然是《百家姓》。《百家姓》是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

小时候就常听长辈谈论,当时家庭条件不允许,只能从长辈的口中知道《百家姓》中前几个姓氏,它的成书和普及要早于《三字经》。据南宋学者王明清考证,该书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的:赵是指赵宋,既然是国君的姓理应为首;其次是钱姓,钱是五代十国中吴越国王的姓氏;孙为当时国王钱俶的正妃之姓;李为南唐国王李氏。他判断《百家姓》 “似是两浙钱氏有国时小民所著” 。所谓“有国”据史书记载,吴越在宋太祖开国后,还存在一段时间,至宋太宗兴国二年才率土归降。

《百家姓》是一本关于中文姓氏的书,成书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 《百家姓》的次序不是依各姓氏人口实际排列,而是因为读来顺口,易学好记。 “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钱塘地区,故而宋朝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氏、吴越国王钱俶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王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

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所以中国的许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随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随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夏、商时期,贵族皆有姓氏。姓的分支为氏,意思相当于家或族。夏、商时期,贵族皆有姓氏。姓的分支为氏,意思相当于家或族。

姓氏分类

第一种:以祖先的图腾崇拜物为姓氏。第二种:以祖先名字中的字为姓氏。第三种:以封地名和国名为姓氏。第四种:以职业或官职为姓氏。第五种:以山名、河名为姓氏。第六种:以住地的方位为姓氏。第七种:以部落的名称为姓氏。第八种:以出生时的异象为姓氏。第九种:以谥号为姓氏。第十种:因避祸、避仇、避讳、避嫌所改的姓氏。第十一种:帝王赐姓氏。第十二种:以数量词、排行次序及天干地支为姓氏。第十三种:少数民族汉改姓氏。第十四种:汉族人改为少数民族姓氏。第十五种:部分少数民族的姓氏。第十六种:容易读错的姓氏。

从《百家姓》里还有一首四字一句的韵文,读起来朗朗上口:“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朱秦尤许、何吕施张。 ”

读《国学经典》有感7

《国学经典诵读》这本书,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名言,古诗词,经典故事,我觉得这本书特别适合我们小学生阅读,因为每首古诗都有注释,文章还配有插图,所以它不仅使繁冗的文句变得浅显易懂,而且生动有趣,更能让我们深刻的读懂文章的内涵,这不正是我们所喜欢的愉快阅读吗?

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是“自信不疑”这一单元,它用许多的古代寓言和成语故事,以及古诗来教育我们:人要树立起自信心,失败了不能气馁,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读了之后,我受启发很大,我本身是一个胆小的人,处处都爱面子,竞选班干部时,我很想当,但又怕落选,结果看到别人当选之后那开心的样子,我心里却很不是滋味,哎,都怪我自信心不足,怕失败啊,从今以后,我一定要胆大起来,自己想做什么就大胆去做,因为只有相信自己是最棒的,才能敢去尝试,才能做得更好!

阅读时,我还积累了不少的'名言、成语,如“天生我材必有用”,“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胸有成竹”、“果于自信”、“舍我其谁”、“集思广益”等,这些对我们拓宽知识,,提高写作都有很大帮助,同学们以后可要多多积累哟!

茫茫书海,好书难求,愿《国学经典诵读》这样的好书多起来,也愿读这样好书的读者多起来,拓宽知识,丰富视野,陶冶情操,提高写作,好处多多,同学们,快快行动吧!

读《国学经典》有感8

小时候,妈妈常常叫我背《三字经》,那和谐的音韵像一首歌回荡在我耳边。然而,每次妈妈给我讲《三字经》的意思,我只是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如今,《国学启蒙》踏着轻盈的步伐走进我的生活,瞧,它那浅蓝色的封面透着浓郁的古典风,吸引着我的'眼球,让我爱不释手。它包含了许多历史故事,蕴藏着一个个深刻的道理,引领着我穿梭在中华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中,让我回味无穷。

读《国学启蒙》,“勤奋”一词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勤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不光表现在身体上,表现在行为方式上,而且表现在精神上,它靠坚强的毅力和意志支撑。

在《国学启蒙》中,我佩服悬梁刺股的孙敬和苏秦,我景仰囊萤映雪读书的车胤和孙康,我崇拜凿壁偷光学习的匡衡。庄子教育我 “生也有涯,知无涯”。朱熹告诉我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文嘉提醒我“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一个人是否天生聪明,是否天赋过人,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吃苦。古今中外大凡有成就者,无一不是吃过苦中之苦,经历过艰难岁月的琢磨,并且能在苦难中坚持学习的人。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是需要恒心的,两天打鱼三天晒网是不行的。读着这些话语,我想到自己在学习上常犯冷热毛病,尤其在得到妈妈和老师表扬的时候会劲头十足,没几天就会像“有洞的皮球——泄了气”。有的假期或周末作业总是拖了又拖,常常让妈妈喋喋不休地催促才能完成,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不高。数学老师告诉我,学习不能凭兴趣,一个知识点没弄通,会影响后面知识的学习。语文老师告诉我,学习一曝十寒,是会“老大徒伤悲”的!看到我三心二意,爸爸也常说我做事都是“三分钟热度,成不了气候”。读着《国学启蒙》一书,我发现其实爸爸说得一点儿也不错,我真得及时改正缺点,不然就会应验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了。我以前常常在想:时间怎么过得这么慢,离放假怎么还有那么长的时间?可如今,我已经上五年级了,回过头来想一想,我好像什么也没有做,我好像什么也没学不到。

从今往后,我一定会把《国学启蒙》铭记在心,用其中的至理名言警示自己要珍惜时间,做一个勤奋好学的人。

读《国学经典》有感9

《中庸》一颗在历史长河中,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的明珠。《中庸》,一本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宝典;《中庸》,一本让人如获至宝的书籍。而我因为国学知识竞赛,有幸欣赏了此书。

“中庸”——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便是“执中”之意。但是,在执中又当求“中和”,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之时的平静情绪就为“中”,表现出情绪之后经过调整而符合常理为“和”。它还教育了我们学习的方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做人的规范——“五大道”(君臣之间、父子之间、夫妇之间、兄弟之间、朋友之间和“三达德”(智、仁、勇)……它使人读过后,回味无穷,细细体会,就又会有一番新的理解,这真可谓是“温故而知新”呀!它让我们有了一个丰厚的文化底蕴,有了气魄和胸襟。

不仅仅是这样的',它还修养我的人性。

一天,我回到教室,看见一个同学从我的桌边走过,我的铅笔盒被他一个不小心摔倒了地上,只听见“叮当”一声,破了。我见了,正想冲过去发作,但想到了最近正在读的中庸,我的心头,似乎有甘露浇灭了怒火。我毅然走过去,把铅笔盒捡起来。给了一个灿烂的微笑……从那以后,我和他成了一对最好的朋友。

《中庸》,我们中国人的精神护照;《中庸》,中国民族文化的基因;《中庸》,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我们做人,一定要做一个“中庸”的之人!

读《国学经典》有感10

也许这本书的题目有点长,但其中的关键词很容易就能找到——“感动”,对!就是这两个字。感动是什么?它能融化那些心如坚冰一样的人,它能使人激动得流下热泪……

这本书一共有100篇故事,即使那些故事有长有短,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令人感动,母亲与女儿之间的亲情,哥哥和弟弟的手足之情,朋友与朋友的友谊……

当我看到了这本书的第一个故事,我就被它迷住了,并不是因为那精美的插画,而是那些文章让我震撼了即使是生活中的细节,也充满着爱。

最让我感动的故事是:

“我”和弟弟去沙池玩,一个比“我”大的孩子说我们占了他的位置把“我”推倒了,弟弟立即站在“我”的面前,张开双手,大喊:“不许伤害我哥哥!”一个只有几岁大的'小孩子,竟然做出了这番举动,可见他是多么爱他的哥哥,即使他知道自己根本没有那种能力去保护哥哥,这也许是人的内心最纯真的地方。

看着看着,不知何时,自己的眼眶开始有些湿润,那并不是因为眼睛累了,而是我感动了。

也许你不知道,就连平日母亲为我们做饭、洗衣、扫地……也是在爱我们,父母的训斥也是在爱我们,而我们却回报了他们什么?对饭菜的挑三拣四,对于他们的训斥加以还击……妹妹年纪小,爸妈给予多一份的关爱,就觉得爸妈偏心,不爱我了,而心存叛逆,甚至由此不喜欢自己唯一的亲妹妹。多傻,多幼稚啊!

看完这本书,我真有一种想拥抱父母、拥抱妹妹的冲动。

读《国学经典》有感11

今天,我看过《经典朗读大赛》后,发现,好多的国学,在我的眼里,都是一片模糊、朦胧,即使我学过的国学,他的庐山真面目,由于我身在此山中,所以依然看不全,看不透。

《“国学小名士”经典朗诵大赛》里的人主要包含中学生,他们的国学积累出乎了我的意料。我熟悉的,我不熟的,甚至还有生僻的居然都会。真可谓是无事不知啊。这让我体会到了他们积累国学的多少,他们不只是会背古文,还理解国学。

国学,是一个在渐渐消亡的一门知识,从过去的家喻户晓,到现在的没人知道多少。国学中的意义也被人更改,就比如说,有的人看《孙子兵法》,却利用《孙子兵法》想怎么让自己升职。国学现在就像天边的彩霞,看上去美好,可是却转瞬即逝;又像地上的花朵,闻着香气扑鼻,可有怎么样?依然随时会凋谢、枯萎。但是如果想挽救国学,传承国学,那只有让阳光不再溜走,让花儿分撒种子,这样,重拾遗弃的明珠,才能挽救国学,让国学继续传承下去。

现在的国学,只有往下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才能发展下去,可是光背是没有用的,国学,是靠做到的,国学是什么,是中华民族的`道德品行。

但是,如今,人们为什么学国学呢,我猜,可能是为了传承国学、为了完善自己的品行而学国学,但是真正这样想的人又会有多少呢?我们也不知道,我们少年,就只能担任起传承国学的事,让国学不再像小花、彩霞,而让他像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竹子一样,扎根在我们炎黄子孙的心中。

读《国学经典》有感12

近因身体原因推掉了很多活动,最遗憾的是未能抵省会参加《河北传统村落图典》的发行仪式。对此郑一民先生专门打电话问候,深为感动。后一天我接到了快递,拆包后是郑一民先生新著《国学河北简明读本》(简称《国学河北》)一书。

郑一民先生是我的知遇老师之一,尤其是在近几年,他常常邀请我参与河北的古村落研究工作,使我对本就熟知的先生有了新了的认识。在先生的身上我可以看到年轻人的活力,更从他的工作精神读出他对河北的热爱,对家乡的情感。郑先生虽然已经古稀之龄,但他以七零后的工作热情,笔耕不缀编撰了一大批河北化著作,将河北的化精彩的一页展现给世人面前,今天读到的《国学河北》就是其中的一本。

翻开扉页就会读到这样一句有激情的话:"这是一部认识河北的书,也是一部让国人激情澎湃的书。"这让我忍不住一的读起有渐入佳境之感,佩服郑先生对历史精深的造诣,对国学化的热爱,亦感受到郑先生在河北化引领的人格魅力,真是受益匪浅。

郑一民先生将《国学河北》分为五编,即第一编河北的地脉与脉,第二编燕赵历史与先贤凝炼的国学之光,第三编国学名家掌故与名言选粹,第四编历代国学名家简介,第五编弘扬国学须知。从地理环境到河北历史,再到河北的国学名家深入浅出的进行叙述。

我从事河北历史化学习工作已经三十余年,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感叹河北的国学博大精深。在这部著作中,郑先生从国学教育的视角将河北的化精粹展现给广大读者,使我这个学习者获得了新的认识。

河北大地古称燕赵,数千年就是中华明的中心,造就这样的丰厚的历史化得宜于天然的地理环境,特别是河北中南部地区西依太行,良好的水及台地使这里的化形成绝对的高度,历朝历代政治、经济、化的中心都没有离开这个地区,尤其是先秦时期的河北大地,以夏商周三代为重要标志的化,成为黄河明的中心区域。

《禹贡》说,至于大陆播于九河。此言是说黄河流至大陆泽后,向北播于九河。从黄河变迁史看,古河水的河道在古代时不停的变换。而上古的河水还相对的稳定。自邯郸到保定地区,黄河沿太行前形成河道向北漫流,今天的衡水湖、白洋淀、永年洼、大陆泽都是当时黄河积水而形成的。也就是说在上古时期,大陆泽位于太行以东的广大区域,后河道变迁后才与今天的河流形成河系。而太行前的台前成为人们生存和生活的良好区域,使这里不仅是天然的农业产区,还是政治、经济、化的中心。

中原逐鹿,黄帝与蚩尤,无论是河北的唐县、还是张家口的涿鹿、邢台的尧,这些地点的化都与中华明的起是分不开的。郑先生用大量的笔墨将东方人类从泥河湾起步,华夏化的发祥地,商民族的发祥地,唐尧故里分阐述,把河北的化与中华明紧密的联系起。

"查史究典,‘冀’字的内涵是希望,专家学者们将河北誉为中华明的发祥地,摧生和造就国学之光的摇篮。郑先生为大量的篇幅解读了河北国学化的成因,从三皇五帝传说时期的女娲氏,到炎黄逐鹿的中原大地,用传说、故事、历史、物去印证国学化的根及影响。

化是思想高度凝聚的结晶。郑先生汇聚了河北历代的思想家、先贤大哲如百家之一的荀子,战国法家代表人物慎到,汉代的思想家董仲舒及宋代程朱理学;不仅如此,郑先生还装化的延伸于近代,将清代末年洋务运动的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进行了诠释;(fsir)着重介绍了李大钊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传播者,深刻准确的挖掘革命先贤的追求真理,倡导实践,与时俱进的先哲精神

什么是燕赵化精神?郑一民先生以燕赵历史事史印证河北"改革、创新、开拓"的时代精神,剖析"黄帝以后第一伟人"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对中华民族进步产生的重大影响。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史上人才战略极其重要,历史是面镜子,燕昭王的"黄金台"是河北古代人才战略的精典事例,是广纳群贤、尊重人才的真实写照。黄金台不仅完成燕昭王的强国梦想历史壮举,还成就了苏秦、郭隗、乐毅、邹衍等人的千古英名,"更为重要的是,他施行的很多改革措施,扩大了先进的中原汉化的影响,对中华明的延续与传播,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作者语)。为此我认为,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和燕昭王"黄金台"人才战略实施,是体现河北燕赵化"改革、创新、开拓"的时代精神体现。

时代楷模对时代的进步有着很深的影响,"古为今用"楷模精神在教育着一代代人,激励着每一个河北人。这些先哲的精神品格是河北人的"精气神"从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忘小家顾大家"家国"奉献,到伯夷、叔齐"仁礼"之德构筑了河北化之魂,丰富了燕赵化精神的内涵。

陶潜说"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国学河北》就是这样一本让你"开卷有益"的良书,是激发河北人热爱河北热情的好书,是增加河北人自豪感而求取进步的励志书,值得每一个人,特别是年青人去用心品读。

读《国学经典》有感13

最近,我们读了一本书—《国学经典》,从中我感悟良多。

孝—”百善孝为先“

在中国儒家文化中,特别提倡孝道,”出则孝,入则悌。”孔子认为,孝是做人的根本道德。那么要怎样去孝顺自己的父母呢?孔子曾强调孝的关键,在于和颜悦色。“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乎。”这句话告诉我们,在父母面前要和颜悦色,有好东西要先给父母品尝。身为人子“父母在,不远游。”孝顺父母的思想在《弟子规》及其他国学中均有体现,古人也有很多孝顺父母的典范,如:为父温席的黄香,“卧冰求鲤”的王祥。身为二十一世纪的`少年,与古人相比,我倍感自愧不如,但我会以先人为楷模,不断改进自己。

诚—“言而无信,不知其可。”

”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意思是,世界万物都以诚为信,为本,不诚者就失去了万物。这是我想起了我爸爸。我的爸爸是个生意人,一直坚守”以诚为本“的信念。有一次做生意,爸爸如果以次充好,就能牟暴取利,可他并没有这样做,而是语重心长得说:”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好处,眼前的利益,而失去了真正的财富—诚信。“正因为他的诚信,生意才会做得风生水起,可见诚信于人是多么的重要了!

《国学经典》这本书教会了我许多为人为子的道理。我觉得:当今社会经济越来越快,可人们的人文素质却每况愈下,让人担忧。而正掀起的《国学经典》学习热潮用又让国人看到了希望,我相信,中华民族一定会拥有崭新的明天!

读《国学经典》有感14

书,仿佛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打开书,一切不愉快都离我而去。这不,我最近又迷上了《国学经典诵读》这本书。

《国学经典诵读》你们读过吗?这本书精选了中华五千多年悠久历史所积淀下来的经典中的精美华章,这里有最美的古典诗词……

读完了《国学经典诵读》,我受益匪浅。它让我知道了如何修身做人,如何为人处事;让我知道了要珍惜时光,让我明白了要努力学习……《国学经典诵读》中,每一句话都蕴藏了一个深刻的哲理,细细地去品味,总能从其中悟出一个道理来。

其中,“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告诉了我们:自己每天是否多次反省,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的呢?与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守信呢。--你答应过别人要做的事,是否完成呢。老师传授给你的知识是否想过,复习过。

曾子说过的话,深深印在我的心中。现在我知道了,学过的.知识,要经常复习。答应过别人的事要尽心竭力的完成。与朋友交往要信守诚诺。

同学们,学不可以已。茫茫书海,好书难求,愿《国学经典诵读》这样的好书多起来。让我们一起读圣贤书,与圣贤为伴。与经典同行,做有道德的人。

读《国学经典》有感15

今天下午我读了《国学经典》这本书里的一篇文章叫《包拯辞官事双亲》。

讲的是包拯是个孝子,包拯考中进士,被授予大理评事,出任建康县知县。但是因为父母老了,走不动了,包拯想时时待在父母身边,便推辞不去。后来又得到监督和州赋税的职务,父母还是不想和他去赴任,于是包拯辞官回去奉养双亲。过了几年父母去世了,包拯在家乡守孝了三年。三年后,还犹豫不忍离去,乡里的人多次劝他,又过了好久他才去做官。

让我感受最深的是:父母在不远游,包拯为了侍奉在父母身边连续两年次拒绝做官,直到父母去世以后他还守孝了三年。

读了这篇文章使我想起了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原来我们全家生活在深圳,由于爷爷奶奶年龄大了,想落叶归根,所以回到了老家。妈妈担心我们便向老板提出辞职,老板三翻五次的挽留,并加工资希望妈妈能留下来,妈妈想到我们依然决定辞掉不错的工作回家。这不正是孝敬父母的表现吗?

通过这两个故事便我明白了我们从小就要帮父母减少负担,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比如:自己穿衣服、帮父母扫地、洗脚等这些小事做起,做个孝敬父母的孩子。

我以后一定要做一个帮父母做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出国留学
外语学习
寄语
广播稿
观后感
读后感
读书笔记
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