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范文 > 心理学 > 《犯罪心理学》的读后感

《犯罪心理学》的读后感

   来源:学问馆    阅读: 3.63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犯罪心理学》的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犯罪心理学》的读后感

《犯罪心理学》的读后感1

未成年时期还是人类的成年时期,在社会因素和个体心理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犯罪心理则成为一种人类固有的且潜在的随着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可以转化为犯罪行为的心理。

1、犯罪心理的潜在性

犯罪心理的潜在形态是指当个体只具有某些不良心理因素,尚未形成特定的犯罪心理结构时,各因素之间处于混沌状态,缺乏明晰的指向性与稳定性。个体犯意的产生,标志着犯罪心理结构开始形成,各种不良心理因素由混沌向有序转化,但并未完全摆脱无序状态。此时处于实施犯罪行为前的准备状态。犯罪心理在犯罪主体没有与社会环境的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相互影响而达到一定程度时,是具有很强的潜在性的,它是犯罪人大脑的活动,在没有用语言和行动表现出来的时候,即没有发生犯罪行为之前,就像空气一样看不见也摸不着的。而且犯罪心理的潜在性与一般的心理活动的'潜在性不同,一般的心理活动是一种很自然的心理活动,但是对于犯罪心理而言,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之前往往会刻意地去隐藏精心谋划的犯罪计划,使犯罪心理更加不易被他人察觉。

2、犯罪心理转化为犯罪的预防

犯罪心理转化为犯罪的预防是指通过采取适当预防措施,给其心理施加某种影响,以防止个体形成犯罪行为。犯罪心理转化为犯罪的预防行为应以个体为预防对象,以微观的、针对性的手段对个体犯罪心理采取具有预防和矫正作用的措施。

犯罪心理转化为犯罪的预防的一般原则有早期预防原则、防微杜渐原则、综合效应原则。早期预防具体说来就是指在个体未成年阶段和社会化过程中,开展全面的社会教育,重点是社会行为规范的教育、健康心理结构的教育、自立能力的和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这些对于一个人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自立能力的养成是必不可少的,也是犯罪心理向犯罪行为转化的预防最基础的工程。防微杜渐原则也就是为了预防犯罪的形成,从微小的过失开始就要做工作,不能因为是微小的过失就放任。综合效应原则要求的是将犯罪心理向犯罪行为转化的预防的各个方面的工作结合起来,使之生成合力,产生综合效应,这样才能确切预防犯罪的形成。

犯罪心理转化为犯罪的预防的途径和方法有以下几点:

一、加强对犯罪高发人群的管理,引导和教育,主要是对青少年和有过违法犯罪经历的人加强工作,防止其形成和再次形成犯罪心理;

二、加强对易受害人群的教育引导,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三、改善社会风气,消除犯罪诱因乃防止犯罪心理转化为犯罪的根本所在。

《犯罪心理学》的读后感2

犯罪心理学指的是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以及犯罪对策中心理学的一门学问。本书从犯罪心理结构,犯罪心理成因,犯罪心理预防及矫治等内容来丰富其主要内容,给受众详细地介绍了有关犯罪心理学的知识。

其中讲到不同年龄与性别的犯罪心理时,作者从少年、成年男性、老年以及女性犯罪心理进行分析。文中深入到年龄特征、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矛盾、个性特征、行为特征,这四大类型挖掘不同年龄与性别的犯罪心理。其中少年犯罪行为特征的突出特点是具有模仿性和易受暗示性。少年往往处在心理和生理发育不够成熟的阶段,少年极其容易模仿他人或者受他人暗示而发生违法犯罪行为。例如电影、电视、小说、游戏中的某些暴力、色情的情节,常常成为少年的模仿对象。

群体犯罪是文章中提出的又一关键词。当然群体犯罪心理自然也离不开个人的犯罪心理,它不是由几个简单相加的个体犯罪心理构成的,而是总体构成之间相互影响作用的结果。社会在逐渐地发展,伴随着和谐社会的到来,其中不免有动荡的时刻。社会上的闲散人员,相互之间勾结在一起,策划并实施共同犯罪的案例屡见不鲜,构成了群体犯罪。群体犯罪心理既是成员之间相互交往和心理上互动的表现,又是社会动乱,社会压力负效应产生的结果。

变态犯罪心理在新闻里时不时的播出,给社会上带来了舆论的热议。在互联网信息时代里,我们的视野中充斥的变态犯罪事件也是有所增加。变态心理犯罪的类型主要分为:人格障碍与犯罪,精神发育迟滞与犯罪。精神病患者的犯罪是变态心理犯罪中比较常见的,也往往是最让人束手无策的犯罪,其手段十分残忍,造成的危害社会的后果也比较严重。

针对各式各样的犯罪心理,对于犯罪心理的矫治就显得尤为重要。犯罪心理的预防从外部因素讲要净化文化环境,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减少社会压力。从内部因素讲要培养积极、健康、正面的心态,养成好习惯,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发生了犯罪时,如何加以引导?运用亲情、友情或爱情去关爱犯罪者,都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读了《犯罪心理学》这本书,增加了我对犯罪心理学相关知识的了解。我国目前青少年的犯罪率是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如何抑制这种趋势是需要运用《犯罪心理学》的知识去实践的。所以读完这本书,我最深的一个感触是,我们应该想办法把书中的知识用来指导实践,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才是学有所用。

《犯罪心理学》的读后感3

也许很多人认为研究犯罪心理会容易让自己心里扭曲,我却对它充满了兴趣。研究犯罪心理不单纯是对人的心理思维的研究,也是一种对人性的拷问。同是犯罪,有过失的有故意的。怎样对这些犯罪行为进行区分呢?除了当时的情况不同之外,犯罪行为的性质通常是由一种心理因素而定的,这种心理一定是出现在犯罪行为之前的,它们支配并且影响着犯罪人的犯罪行为,这种心理因素就是我们所谓的犯罪心理。做一项研究已非易事,更别说是极其特殊的犯罪心理研究,剖析犯罪心理必须要先了解犯罪需要在罪犯的配合之下来完成,然而罪犯往往会对这一项研究相当抵触,导致研究难以进行,再者这些行为是难以模拟的,使得相关人员只能依靠工作经验和证据材料进行剖析。不过,这写问题都阻挡不住研究前进的脚步,犯罪心理学就在慢慢摸索下形成了自有的理论和体系,为后来者的学习提供了一个极大的便利,这本书就是这样的一个引导者,带领我们走进犯罪心理学的世界。

电视中常常看到的例子,一个地位卑微的人,常常被有钱人捉弄嘲笑,他心里嫉妒怨恨这些有钱人。一天,他正因爱人的死去而悲痛时,一个以前经常嘲笑他的人又对他百般侮辱,甚至包括他死去的爱人。他忍无可忍,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趁此人家中无人,潜进去杀掉了他。可见,形成犯罪心理的因素是非常复杂的。不仅仅是取决于罪犯本身的意识,也和社会大环境息息相关。然而仅仅有犯罪一事,还是不足以引发犯罪的。从朦胧的.犯罪意图到明确的侵害目标,最后到决定执行三个环节,这就需要一些条件,犯罪人已有犯罪意识后,一些刺激诱使这样的一向转为决定;犯罪机遇的出现使得犯罪成为可能。这些条件可能是偶然出现的,也可能是人主动制造的。

犯罪心理的变化不仅仅出现在犯罪行为发生之前,也会出现在犯罪行为进行之时,这样的变化导致犯罪行为的变化,就如抢劫犯抢劫人的钱财,若被劫人乖乖配合则相安无事,若大声呼救强烈反抗,劫犯就可能因为慌张气氛而伤及人命。犯罪心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罪犯主题情绪的转变而发生变化,这其中可能包括主体需求的转换和满足,生理条件的限制以及认识的提高等等。

犯罪心理,我们不仅要研究它,也要预防它的形成,加强自我心理素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远离外界的消极因素。同时,家庭和学校要给孩子们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社会也要树立良好的风尚,净化文化环境,预防犯罪,就从预防犯罪心理的形成开始。

个人简历
简历模板
简历封面
自我介绍
自我鉴定
求职
自荐信
自我评价